其他

30年来,小学课本越来越丑......

2017-09-22 十年砍柴 思想起

不容错过的关注!点击上方蓝字“思想起

点击右上图标分享到:QQ空间 | 朋友圈


现在的小学课本丑陋得“让人难堪”? 权力与市场错配


近来,有人在自媒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30年过去,小学课本越来越丑,谁能给我个答案》,文章说:

当我们把今年最新的小学一年级教材,和三十年前的小学教材一起摆在眼前时,最令出版界难堪的事情发生了:现在的小学教材丑得让人想哭!!

 

30年前数学教材封面


这篇文章选取现在的一些课本和三十年前的课本进行对比,虽然未必很全面——因为三十年前教材的版本远远少于现在,自本世纪初教材改革后,更多的出版社具备出版教材的资质,所以对比取样可能会有些偏差。但总体说来,这篇文章言之成理,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对作者的观点纷纷表示赞同。

 

时评人胡印斌在《新京报》上就此发表评论文章《小学课本“丑得让人哭”,是缺乏工匠精神》,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出版社应该着力经营,从课本整体设计、排版到插画,多一分匠心,不要吝啬在这方面的资源投入。

 

80年代语文课本封面


此两文的论者还只看到当下小学课本在插图、版式“丑”的一面,还未能涉及到“陋”的一面,后者的问题更大。一些地区小学生所用的课本,用纸很差,薄、脆很容易扯烂。印刷的质量很不如人意,用墨或过浓或模糊。和家长们为孩子们购买的童话书相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教科书如此,教辅的质量则更是糟糕。

 

胡印斌所言“缺乏工匠精神”,这个原因大致不差。但这一原因太笼统,太表面了,就像说一个泥瓦匠砌的墙,质量不好,原因不外乎两个:专业技能欠缺和工作态度不认真。但是什么导致这样,这样的工匠怎么还能揽上活,却没能进一步分析。出版社“缺乏工匠精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觉得应该从体制和市场运行的逻辑进行分析。


80年代单色印刷的语文课本内文

 

首先教材是图书市场的一种特殊产品,教材的编辑、出版、发行的路数和普通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完全不一样。出版教材是要有资质的,并不是所有的出版社能出教材。但教材使用者人数庞大,一旦有教材被选用,则能薄利多销,因此教材一直是出版业界最诱人的蛋糕。


2001年以前,中小学教材是由指定的教育类出版社出版,可以说完全是市场垄断。 2001年6月,教育部遵照国务院的通知下达了教材编写改革令,从此教材编写不再是一家垄断。众多出版社在这个特殊的图书市场中角逐,参与编写、出版教材。


但不是所有的教材都能被采用,教育行政部门组成专家委员会对送审的教材进行严格的审查,最终送审教材得到通过并能获得相当市场份额的出版社,往往是一些与教育行政部门有着亲密关系的“天潢贵胄”,如全国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主要有原来一家独大的人教社,加上北师大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等数家出版社。这只是一种有限的竞争,就如通讯市场由一家垄断变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巨头之间竞争一样。

 

教材这种特殊产品的选用和普通图书的购买不一样。简而言之,一般消费品如孩子的童话书,由消费者本人或监护人选择并决定是否买单,如果某家出版社出版的童话书质量不好,家长可以买别家出版社的童话书,劣质的图书会被市场淘汰。而教材的选择权并不在使用教材的学生及其家长,而大多以地级市(区、州)为单位选用,决定权在教育行政部门,即使是使用教材的教师的意见,也只供参考。


而且,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中央财政对全国城市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此前,全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已由地方财政出钱购买。那么,这样的市场必然是一种被权力高度干预的“假市场”,那些有“工匠精神”的出版社往往只能望洋兴叹,徒有羡鱼情。从今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全部使用由人教版出版的的语文、历史、政治教材,这三门学科的教材重归一统天下。以前那些多家出版社在教材市场采取不正常的手段进行竞争的现象,能否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还需要时间观察。

 

2016年某版语文教材封面


其次教材虽然是特殊出版物,但仍然要遵循市场规律。我们惊叹于三十年前图书精美,原因除了当时的教材编辑者做事更认真外,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场经济的逻辑代替了计划经济的逻辑。三十年前出版社是事业单位,从业者和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一样是国家干部,利润并不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也非对团队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当然,定价时还是会给相当的利润空间,更由于主要的教材由人教社一家出版经营,完全可以精益求精进行打磨,这时候的“工匠精神”倒是得到了重分的体现。一些为教材画插图的美编都是业界很有名的大家。

 

后来全国的出版社除特殊几家外都进行了改制,从事业单位变成企业,进行公司化运营。既然是企业,在商言商,就要讲市场的逻辑,要想办法多挣钱。可教材市场又是政府严格管控的市场,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教材限价——限价当然有必要,以前是减轻学生负担,现在是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但限价和地方政府公共项目招标最低价者胜出的逻辑一样,似乎价格越低越好,这样留给出版社单本教材的利润空间相当有限。


以今年人教社出版在北京发行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上册为例,16开,120多个页码,7.75个印张,四色印刷(即通常说的彩印),定价7.75元。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的同样印张、四色印刷的童话书,定价起码是它的3到4倍。以某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数学趣味书《国王的生日》,也是16开,四色印刷,只有2个印张,定价11元——这是童书普遍的定价标准。


在严格限价下,尽管教材的量大,但在编辑、印刷等各个环节上,必须一分钱一分钱地抠成本。你让出版社“不要吝啬在这方面的资源投入”,那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呀。最近纸张价格疯涨,如果教材的价格依然限制在前几年的标准,恐怕单本利润将会被压缩得更低。


近年某版语文教材内文


还有一个原因是许多全国发行的教材有一种特殊的出版发行方式:租型。一家出版社的教材在全国或多个省份发行。每逢开学,数千万册教材要从出版社所在地如北京运往全国十分困难,为了解决大规模出版中印制难、运输供货难、发行难的问题,同时为了保证国家规定的“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任务的顺利完成,出版将印刷教材的胶片(型版)“租”给各省市新闻出版部门印刷发行,并按教材总价的3%左右向人教社收取费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租型”。


“租型”其实就是获得了市场垄断权的出版社为了增加效率,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出租特许经营权获利。而一些地方出版机构租到了教材在本省的印制、发行,自然也会想方设法压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如果出租方管理稍微有些松懈,某些地区印制的教材就可能用纸和印刷质量都很差。这也是同一版教材在东南西北呈现不同品相的原因。

 

说到底,小学教材丑陋的根本原因还是由行政意志和市场规律搭配产生某种错位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需要行政的归行政,市场的归市场,厘清二者的边界。而不是该尊重市场规律时权力大包大揽;该权力出面进行监督、管理时,又把责任推给市场。这就满拧了。这个问题若不解决,谁愿意用“工匠精神”来做教材?




延伸阅读

30年来,小学课本越来越丑,原因到底在哪里?

三十年小学课本封面对比 

要点 

1、随着审美水平的普遍提升,人们对“丑”也越来越难以容忍。

2、小学课本的插图甚至比上世纪八十年代还丑,对于已经习惯阅读精美绘本的城市儿童,这是拉低了审美水平。

3、课本太丑的根本原因在于,处于垄断地位的教材出版方并没有动力把教材变得更美。



文 | 张丰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在一个越来越强调审美的时代,终于有人发出了这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小学教材这么丑?

一个叫“做書”的公号,展示了一些小学课本的图片。和80年代相比,课本除了印刷和纸张有进步外,整体的外观变化并不大,那些儿童还是穿着田园风格的衣服。打开课本,认真看里面的插画,现在的课本甚至比80年代的还要丑。

全民审美大提升,丑变得难以容忍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催生了一个新的审美时代。过去,中国人对审美并不重视,或者无法对审美展开有效的讨论,这让每个人的品味都成为一种秘密。微信、微博的“九宫格”模式,让晒图片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很多P图软件应运而生。每个人都变得更美了,至少在手机中是这样的。

于是,美就成为衡量生活的一个标准。在北京,有一个“最美图书馆”,人们到那里,不借书也不看书,而是在图书馆里拍照。这导致一个后果,图书馆里有很多质量低劣的盗版书,过了一段时间才被人们发现。人们只是把自己置身于书的海洋中,来创造一个更美的自己,却忽视了书籍本身。

北京郊区的“篱苑书屋”,设计得非常美,人们很喜欢来参观拍照,但里面有非常多粗制烂造的盗版书

陈小春发了一条微博:“开车的朋友,如果你在行驶途中看到了背橙色书包的小朋友,请放慢车速,因为他们是有听力障碍的小朋友”,配图是一个背着橙色书包的男孩。这是一个很暖的公益项目,但是却有不少网友质疑:“陈小春,你发的这个图这么糊,别是朋友圈随便转发的谣言吧?”

澎湃新闻的采访,证实了陈小春这条微博所说内容的真实性,确实有“橙色书包”这回事。但是,那些网友发出的疑问其实很有意义:因为书包的照片看起来“特别糊”,粗制滥造,让这起公益活动看起来很可疑。换句话说,因为照片不够美,连新闻本身也像假的了。

陈小春发了个图片很模糊的“橙色书包”,以至于有人质疑这个公益项目的真实性,这个书包本身也的确设计得不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一个图像和PS横飞的年代,不美变得越来越难以容忍了。前几天许知远被很多人攻击,一大罪状就是皮肤太油腻,而且经常穿着拖鞋就见人。这些缺点,让他玩弄概念和术语的习惯变得越来越让人反感。我们可以反过来推测,如果鹿晗这样重视外观打扮的明星像许知远一样说话,肯定会被视为有文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习以为常的小学课本,终于让人们忍无可忍了:它,太丑了。孩子们这么漂亮、可爱,课本这么丑怎么行?

如今的小学语文课本,封面设计让人很想吐槽

时代巨变,课本审美却还是30年前水平

教材事关整个民族性格的养成,历来都是大家爱争论的话题。过去,人们的讨论主要是有关内容,课文中的鲁迅文章是多了、少了,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是真是假,如今,大家终于开始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待课本,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

文章仔细分析了一款教材的封面,认为图片中所刻画的场景非常虚假,送孩子的家长,深紫色上衣配浅紫色长裤,这种搭配很怪异。而和老师一起接新的小朋友看上去很恐怖,真的发生的话可能会把孩子吓哭。在现实中,这样的接新场景不会出现,封面“故事”给孩子传达的其实是一种虚假的感觉。

左边这个教材的封面给孩子传达了虚假的感觉

就网上流传的一些照片来看,2016年新版的课本,画面风格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体上保持了一致。30年前,中国在整体上还偏向一个农业社会,田园风格和当时孩子所看到的生活场景比较接近(当时的城市人口相对较少),如今,有相当多的孩子生活在城镇,这些课本中的场景就显得土气和丑了。

2017年“五颜六色” VS. 1988年的双色专色印刷,艺术上全方面倒退 

更重要的是,和30年前孩子缺乏读物相比,如今的孩子在进入学堂之前,大多数都接触过绘本。尽管质量参差不齐,但是由于国内童书竞争激烈,绝大多数绘本,不管是画面还是印刷,都比课本要好得多。孩子对美是最敏感的,大多数习惯阅读绘本的城市儿童,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不得不拉低自己的审美水平。

这也是低年级家长更容易吐槽课本丑陋的原因,等到了高年级,孩子基本上就习惯了。细究下来,这种“习惯”其实让人感到悲哀,意味着家长在孩子审美方面的早期投入,最终被学校给消解掉了。

同样是学龄前的读物,国外刊物是扑面而来的“高级感”


教材的垄断是课本太丑的根本原因

如果美是重要的,那么它对孩子来说就更重要。

谁该为丑陋的课本负责?最直接的责任人无疑是课本的美编和插画师。但是,课本并不同于普通的出版物,每修订一次教材,往往可以用很多年,即便再版,也会保持整体审美的一致。30年来课本的审美,虽然有一定的下滑,一些插画更粗糙了,但也大体保持了一致性。

一种意见认为,高水平的插画师都走向了市场,出教材的出版社可能请不起好的插画师。这肯定是一种误解,一直以来,课本的出版方都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请到插画师,大多数画家也都会把为教材作画看做是一种荣誉。

根本的原因在于,教材的出版方并没有动力把教材变得更美。事实上,在图书市场,教材总是最丑的,从小学到大学,任何一个学科莫不如此,统编教材比学校统一订的课外书丑,而统一订的课外书,又比市场上的同类图书丑。越是靠近市场的图书,就越是漂亮,对那些要靠市场生存的出版社来说,图书封面的颜值,是能否打动读者的关键。

如今的儿童绘本市场,许多作品都非常漂亮精美

教材的出版方却没有这样的烦恼。出版教材意味着一种垄断,也意味着一种权力。过去,全国的中小学教材都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出版,后来改革,学校可以选择几家出版社,但是放眼全国,能出版中小学教材的,也就这几家而已。即便只有几家,学校也没有选择的权利,而是由一省的教育部门来制定,全省统一教材,这样才能方便统一的、标准化的考试。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不管教材有多丑,学校都必须使用。依靠出版教材,出版社就能获得长期而稳定的收益,它变美的动力到底何在呢?事实上,在出版市场,那些出版教材的出版社,效益通常也更好,这让那些“走市场”的出版社万分羡慕。

在招聘网站上搜到一张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收入表。必须强调,这个收入可能并不准确,但是也多少反映了一些问题:平均工资只有3000多元(也可能是基本工资),但是人均年终奖却有8万。这就是政策性出版社的典型情况,它非常稳定,缺乏变革的动力,不像一个企业,而更像是事业单位。

某招聘网站给出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工资状况(未必准确)

教材的垄断不知何时能真正打破,我们只能呼吁并请求这些出版社,为了孩子,把课本做得更美一些。毕竟,再丑也不能丑孩子,“祖国的花朵”就靠你们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